1881年10月25日,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王国安达鲁西亚自治区的马拉加市圣母赎虏广场(Plaza de la Merced,又名梅尔塞德广场)15号[6],是何塞·路伊思·布拉斯可(西班牙语:José Ruiz y Blasco)(José Ruiz y Blasco)和玛莉亚·毕加索·罗培兹(西班牙语:María Picasso López)(María Picasso y López)的第一个孩子。毕加索受洗后,被授以教名巴勃罗·迭戈·何塞·弗朗西斯科·德保拉·胡安·内波穆塞诺·马里亚·德洛斯雷梅迪奥斯·西普里亚诺·德拉桑蒂西马·特立尼达·鲁伊斯-毕加索(西班牙语: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íz y Picasso)[7],一连串的教名代表对多位圣徒与亲戚的敬意,另外按照西班牙人的命名习惯加上分别父母亲的姓氏“路伊兹和毕加索(Ruiz y Picasso)”。毕加索的父亲也是一位画家,专攻自然素描鸟类等动物,一生担任工艺学校的艺术教授和当地美术馆馆长。
毕加索很小的时候就展现了对绘画的热情与能力。根据他母亲的说法,毕加索第一个学会说的话是“皮兹、皮兹”,是西班牙语“铅笔(lápiz)”的简短发音。七岁时,毕加索的父亲开始正式地训练他学习人物素描和油画。毕加索父亲是思想传统的教授,他深信模仿大师的作品、素描石膏像与人体模特儿是每个画家必要的训练。于是,毕加索一心一意的专注于艺术上,因此忽略了课业。
1891年,由于父亲当上了一所美术学校的教授,毕加索一家搬到了拉科鲁尼亚省。他们在拉科鲁尼亚待了将近四年。一次偶然,父亲发现毕加索对他未完成的鸽子素描涂色,在仔细观察毕加索的笔法后,毕加索的父亲深深觉得他十三岁的儿子已经超越了他,并发誓从此不再绘画。
毕加索出生时所在的房子,西班牙马拉加
1895年,毕加索七岁的妹妹孔奇塔(Conchita)死于白喉,这件事成了毕加索一生中的阴影,毕加索一家搬到了巴塞罗那。后来,父亲说服学校让毕加索参加跳级考试,而毕加索在一星期内完成了一般学生需要一个月完成的考试,当时年仅十三岁的毕加索获得了评审委员会的极度肯定。父亲在家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让毕加索独自工作,并一天内多次检查毕加索的画作,这使得父子经常争吵。
毕加索的父亲和叔父决定把毕加索送到西班牙一流的艺术学校学习: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。1897年,十六岁的毕加索第一次独自一个人出发前往马德里。然而,在注册后,毕加索却因没办法接受正式、规规矩矩的教育,而停止上学。毕加索转而到马德里的普拉多美术馆欣赏可敬的艺术家的作品,像是迭戈·委拉斯开兹、弗朗西斯科·戈雅、弗朗西斯柯·德·苏巴朗的作品。毕加索特别崇拜埃尔·格雷考,他的特色,像是拉长的肢体、醒目的颜色、神秘的面容,都深深地影响着毕加索的画风。
个人生活
编辑
1908年的毕加索
结束了在马德里的进修后,1900年,毕加索只身前往欧洲艺术首府巴黎旅行。他在巴黎遇见了当地记者兼诗人马克斯·雅各布。雅各帮助人生地不熟的毕加索了解、学习当地的语言与文学作品,并成了毕加索的第一位巴黎友人。那时正是巴黎最严寒的日子,毕加索常需要烧掉自己的作品来取暖。
1901年,毕加索前往马德里。在马德里的头五个月,毕加索的朋友弗朗西斯科·德阿西斯·索莱尔(Francisco de Asís Soler)为两人在《青年艺术》杂志找到了份工作,索勒负责撰写文章,而毕加索则负责刊物的插图,大部分是恐怖的漫画以及怜悯穷人的作品。他们参与的第一份刊物于1901年3月31日出版,同时,毕加索开始在画作签下Picasso,取代原先的签名Pablo Ruiz y Picasso。
20世纪初,毕加索来往巴塞罗那与巴黎之间工作。1904年,在一场暴风雨当中,毕加索遇见了波希米亚的模特儿费尔南德·奥利弗并相恋,毕加索因而开创了玫瑰时期,并有多幅关于她的画作。在获得一些声望与机会后,费尔南德因相处不好离开了毕加索,再加上父亲过世,使得毕加索非常沮丧,认识了被他称为“伊娃·谷维”的玛赛儿·汉伯特。毕加索在立体派时期创作了许多对伊娃表示爱意的作品。然而,1915年,伊娃不幸病逝,毕加索因此十分伤心。
1918年夏季,毕加索迎娶了谢尔盖·达基列夫剧团的芭蕾舞女演员欧嘉·科克洛瓦。毕加索在罗马为剧团设计芭蕾舞剧《Parade》的服装时结识了欧嘉,婚后两人到比亚里茨附近的别墅度蜜月,并有了一个儿子保罗。
1936年7月西班牙发生内战,毕加索画了《佛朗哥之的梦与谎言(英语:The Dream and Lie of Franco)》来批评西班牙国民军领袖弗朗西斯科·佛朗哥政府的行为。1937年,在佛朗哥的要求下,纳粹德国空军轰炸了格尔尼卡。为了纪念这场灾难,毕加索画了巨幅大作《格尔尼卡》,展示于巴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(英语: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et Techniques dans la Vie Moderne)中。1949年他的作品《和平鸽》被选为国际和平会议海报。
毕加索是一位共产主义者,他反对联合国和美国参与朝鲜战争[8]。1962年,毕加索获得列宁和平奖。[9]